資本市場曾經有個傳說,永不上市的四大家:華為、順豐、老干媽、娃哈哈。
除了順豐在2017年2月率先破除傳說,一舉上市,截止目前市值2645.89億元;
最近老干媽因為和騰訊的”烏龍事件”,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,創始人陶碧華再次重申“不上市、不貸款、不融資”
而與堅決不上市的老干媽、華為兩家相比,娃哈哈的態度可以說是模棱兩可,本期天鴻將重點講一講每年都在”被上市“的娃哈哈。
反復“被上市”的娃哈哈
最早娃哈哈的創始人宗慶后,對于上市的態度是“娃哈哈不差錢,不需要上市”。
但從2017年11月開始,在娃哈哈30周年慶典上,宗慶后首次松口說:“上市以后能加快企業發展,在適當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?!?/span>自此后,每隔幾個月就會有娃哈哈即將上市的傳聞。
在今年4月,宗慶后再談及上市問題時稱,并沒有堅決反對上市。5月27日,娃哈哈公關部部長宗馥莉表示:“娃哈哈上市是一個非常正常的舉動。未來,只有跟資本市場相結合才會走得更遠?!?/span>
最新“被上市”傳聞在上周7月3日下午,據稱娃哈哈考慮IPO,融資規?;虺?0億美元,潛在上市地點包括香港,目標是最早明年上市。
天鴻忍不住要問,為什么娃哈哈一直在“被上市”且近兩年出現頻率越來越高,傳聞也越來越確切?
娃哈哈“被上市”的原因
一、娃哈哈內部正在面臨“掌門人”的交接,兩代掌門人關于上市理念存在一定區別。
2018年4月,宗慶后之女宗馥莉擔任娃哈哈品牌公關部部長之后,有意打破娃哈哈原本主打懷舊的單一品牌形象。
2019年5月,宗馥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了觀點——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崛起,讓整個飲料行業都在急劇變化。同時表示上市是企業發展的正常舉措,企業今后的發展需要擁抱資本市場,只有完成與資本市場的結合才能助推企業走得更遠。
二、娃哈哈營收下降,競爭對手正通過上市迅猛反撲。
據悉從2014年到2017年,娃哈哈營收分別為728億元、677億元、529億元、456億元,4年營收縮水了272億元。
2018年,娃哈哈雖然在營銷模式上作出調整,營收小幅度上漲到468.9億元,但相比之前,這個上漲幅度確實有限。
而之前也“堅持不上市”的娃哈哈競爭對手農夫山泉,日前已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,開啟了IPO之路。
而別的競爭對手,如達利食品早在2015年就赴港上市。康師傅、統一等企業也都在香港上市了。
天鴻認為,內部的調整和外部的急劇變化,影響了娃哈哈對上市態度的變化,也由此產生了多次“被上市”事件。但是娃哈哈現有股權結構讓他想上市并沒有這么簡單。
現有股權結構需優化
一、員工持股問題要調整。
1999年以來,娃哈哈實行員工持股計劃,目前已經實現全員持股,股東人數超過15000名。
據了解目前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共有3個股東,杭州市上城區財政局100%控股的杭州上城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46%;宗慶后持股比例為29.4%;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(職工持股會),持股比例達24.6%。
但根據IPO相關規定,擬上市公司申請上市的時候,員工持股計劃需要進行股東穿透處理,穿透后最終股東人數不超過200人。
二、防止因為資本的進入影響到企業控制權
如何設計或調整公司的股權架構尤其是公司治理結構,來確保擁有控制權?
一、設立最高權力機構股東會時:
要盡可能掌握多數的表決權,超過50%即能擁有相對的控制權。除此之外,也可能通過其他的方式掌握控制權:
1、AB股模式
將股票分為A股、B股兩個系列,其中對外部投資者發行的A系列普通股有1票投票權,而管理層持有的B系列普通股每股則有N票(通常為10票)投票權。京東正是采用的AB股。
但是按照公司法的規定,在A股上市的公司(科創板除外)不能實行AB股。不過可以通過雙層架構模式,即利用有限責任公司的自治性靈活實現AB股。
2、合伙企業
在合伙企業中,必須有一個普通合伙人(GP),普通合伙人可以用很少的股權比例控制權整個合伙企業,但需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。
所以上市企業想要利用合伙企業掌握控制權,就需要架設多層架構用以隔離無限連帶責任的巨大風險,這一點可以參考螞蟻金服的股權架構。
3、一致行動人
簽訂一致行動人協議設立股東東會時,可以幾個股東內部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。
在重大事項時,簽署協議的這幾個股東先在內部討論出一個結果,作為一致對外的決定。
這種方式在上市企業常用,但存在兩個弱點:
①會損害其他沒有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股東的利益。
②一旦某個一致行動人違背協議而做出決策,這個決策對善意第三人依然有效。
二、參與決策機構董事會時:
要盡量掌握董事會的多數席位;
也可通過章程約定來實現董事會、股東會的權力轉換。
三、公司實際經營管理中:
需要去約束控制法定代表人,因為他的行為將被視為公司行為(比如京東在明州事件發生后逐步去劉強東化);
掌握公章和其他印章、證照,因為法律上并沒有規定公章有誰管(所以當當李國慶才會采取搶奪公章和證照的行為);
掌握營業執照,這是公司合法經營的憑證;
掌握核心人員以及掌握產品和渠道。